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0:47:36
1966年下半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发出通知,高考推迟半年,大中学生“停课闹革命”。于是先从城市,后达农村,全国中小学大学一律停课闹革命。8月下旬起,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街巷里,到处都是一队队“破旧立新”的红卫兵。红卫兵们先对人们的衣着穿戴和“陈规陋习”实行“革命”,西装、领带、高跟鞋、喇叭裤,统统在革除之列。随后,学生们便开始扫荡所谓“封、资、修”的各种名称字号。没有人敢阻拦学生的运动。谁阻拦,谁就是反对红卫兵小将。反对红卫兵小将,就是反对“文化大革命”。这是担当不起的罪名。学生们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0:50:29
到哪儿就把“造反有理”的口号喊到哪儿。直到 1967 年 10 月 14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布通知《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学生返校复课,学校恢复招生,“边上课边闹革命”。学校才恢复上课,然而,上的也只是阶级斗争这门课。高校就更是重灾区:文革开始,高等学校由1965年的434所减为1971年的328所,减少106所。其中原有政法院校6所被全部撤销,原有财经院校18所被撤销16所。被撤销、裁并、搬迁的院校都遭到严重损失。在十年动乱中,高等学校有四年停止招生 (1966~1969)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0:52:14
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便是在血雨腥风的八年抗战,中国大学也没有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来!1970年和1971年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每年只招 4.2万人。后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招收的学生大多数只有相当初中甚至不到初中文化水平。学制由“文革”前的4~6年缩短为2~3年。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任务是所谓“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开门办学,上阶级斗争这门“主课”,所以也并没有学到什么知识。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0:54:59
最后来看看对文化符号文字的破坏。著名作家流沙河有言:“每一个正体字都可以证明自身的存在,而每一个简体字都没有证明其存在的理由。”历史上,汉字由繁入简,皆基于自身内在演变,有迹可循,一目了然。近代中国的汉字简化运动,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由一批冀望全盘欧化改变中国的激进者做推手的,喧闹妄为,令人侧目。对中华文化园抱有信心的政府,是不会听之任之的。民国时期的简体字萌动,是在遵从正体字地位前提下的微小变动,正体字仍为标准规范汉字,繁简都作为规范汉字使用。1935年8月2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列出324字,当年十月,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0:58:40
教育部颁发训令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第二年即停止执行此令。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中华文化仍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它拒斥那种一味追求效率的所谓改革。建国后强行推行的简化字却将文字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近乎荒唐。例如:“愛”由“心”而生,无“心”岂能有“爱”?“聽”靠的是“耳”,无“耳”怎么能“听”?“廟”是朝拜之地,“由”怎么能引出“廟”?“說”是由“口”而出,无“口”靠什麽“說”?“義”之内涵是“将羊当做礼物无私奉献给朋友”,而“义”却怎么也体现不出“義”的含义……。于是因为使用简化字,我们已经很难明白古人的真实意思,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1:00:25
传统文化因此发生断裂,比如研究古文字学的“小学”失传。简化字阉割汉字和汉语,造成字与意的断裂,将意象丰富便于识别的汉字,弄成了准拼音化的字符,意义皆由外力所强加,学会此种文字根本无法阅读古籍,也无从体会汉字之美,中国文化品格的养育更无从谈起。几年前,台湾前行政院长刘兆玄提出正体字申遗的主张,认为正体字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断代式的大陆简体字使汉字的象形、会意等汉字之美的特质与意蕴消失殆尽。
隽楚
发表于 2016-8-27 21:00:29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966年下半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发出通知,高考推迟半年,大中学生“停课闹革命”。于是先从城市,后 ...
巴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大声疾呼:建立《“文革”博物館》。这么多年了,未见落实。现如今,怀念“文革”前夕“清平盛世”的人不在少数,为江青喊冤叫屈甚至到她墓地祭奠的人有之,由此看来,还是莫与敏感话题搭界的好。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1:02:24
“崖山之后无中国”,稍嫌过分;“文革之后无中国”,庶几近之。(报告楼主,装B完毕,敬礼:loveliness:)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1:13:06
隽楚 发表于 2016-8-27 21:00
巴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大声疾呼:建立《“文革”博物館》。这么多年了,未见落实。现如今,怀念“文革 ...
据我所知,国内已有文革博物馆了,只不过不是专馆,是博物馆中的其中一部份,在成都大邑,叫建川博物馆,里面就有文革这部份:loveliness::handshake
隽楚
发表于 2016-8-27 21:22:25
小东山 发表于 2016-8-27 2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我所知,国内已有文革博物馆了,只不过不是专馆,是博物馆中的其中一部份,在成都大邑,叫建川博物馆, ...
樊建川在大邑县安仁镇设立的建川博物館,我参观了其中的纪录“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的那个館。巴金呼吁建立国家级的《“文革”博物館》,我是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