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仪陇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部分贫困村“怪现象”:扶贫资金趴账上,有扶贫干部背上“扶贫债”
【首发:4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周刊丨记者王井怀】
“俺村的扶贫真奇怪,扶贫干部背上债;扶贫资金捆得死,垒了猪圈不让买猪食”。近年来,部分贫困村出现一个“怪现象”:一头,扶贫干部为脱贫工作赊账借钱背上债;另一头,大把扶贫资金趴在账上,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动、不敢用。基层扶贫干部和扶贫资金之间隔上了“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干着急,没办法。
精准脱贫是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部分地方出现的这种冲到前线没“子弹”的情况,挫伤了干部积极性,浪费了扶贫资金,拖延了脱贫进度。
有苦说不出
扶贫干部背上十多万元外债
47岁的老孙是山西省忻州市的一名第一书记,这位转业军人2016年底怀着一腔热情去扶贫,结果被浇了一盆凉水。
去年5月老孙为村里谋划了养猪项目,向当地扶贫办申请20万元资金,并通过审批。如今猪仔都出栏了,钱只拿到一半。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准备了一肚子理由,就换来俩字:等着。
更奇怪的是,这笔资金可以建猪圈、进猪苗,却不能买猪食。现在猪食费用占到整个项目的30%左右,以后还会越来越多。“难道让猪靠喘气长膘吗?”老孙气哼哼没办法,靠赊账搞扶贫,现在赊了10多万元。“今年底村子脱贫,我倒成了贫困户!”老孙苦笑着说。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扶贫干部为贫困村掏腰包是普遍现象,负债欠钱的有十几位,金额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扶贫干部欠债的情况分几种:
借钱背债型。山西一个贫困县的第一书记小张去年初申报了建设旅游设施的项目。村民看好,企业看好,但领导不看好,“还是考虑光伏吧,保险!”可村里能安光伏的贫困户都安了啊。小张几经争取,相关部门同意先干起来。但钱从哪来?小张向朋友借了几万元,又跟企业打了十多万元欠条,项目才启动。2018年春节前后村子脱贫了,上级很高兴。小张笑脸送走领导,转身再跟催债的赔笑脸。
赊账背债型。为了发展养猪项目,老孙以村集体名义向养猪企业、饲料企业、建筑队分别赊账,但“催账的不认集体,只认我!”老孙说。
担保贷款型。西南某省一名第一书记为村里发展泥鳅养殖,苦等仨月项目批不下来,只好用工资抵押贷款60万元,每个月还3000多元利息,搞得婚姻一度亮起红灯。
铤而走险型。太岳山区的一位第一书记为村集体企业周转资金时,拿个人房产抵押借了高利贷,媳妇知道后大闹一顿,“还不上可就睡大街了!”所幸及时还上了。
这些干部往往有苦说不出。为了村子长远发展、个人前途和当地领导颜面,他们自己苦苦周旋而不愿向外人提。一位欠债干部的事,若不是村民当面说起,他根本不会承认。向记者介绍情况后,他明确要求匿名,然后拉黑记者的手机号、微信号。
有钱够不着
扶贫资金趴账逼出“要钱能力”
当地扶贫资金紧张吗?完全不是。
上述欠债干部所在的村或乡,大都有一大笔扶贫资金趴在账上。比如,小张所在的村现在就有五六十万元的扶贫资金,老孙村里也有数百万元的扶贫资金待花。而去年审计署公布的全国158个贫困县扶贫审计结果显示,84个县形成将近20亿元闲置资金。这批钱像隔着“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
多位扶贫干部直言,建起“玻璃门”的正是部分单位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部分干部的不作为、怕担责等问题。
被为难的基层干部总结出“五字经”:
一卡。一些项目被繁琐的程序卡在审批途中。年初申请的扶贫资金,一般要到下半年甚至年底才能兑现,然后就赶上无法施工的冬季,只能等到第二年。
二截。扶贫资金截留到县乡。中部某省为2016年下派的一批第一书记每人配备了10万元资金。其中一名第一书记小贾说:“驻村两年了,钱我一毛没见到,县上说资金整合了。”小贾为村里办小企业,自己掏了8000多元。
三甩。小张介绍说,一些干部不担当,经常以“有风险”为由否决年初申报的项目,资金便趴在县账上。到下半年县里着急,看村里养殖发展得不错,便“甩锅”给村里,强制下拨五六十万元,名义是“扩大养殖规模”。但“规模已经够大了,这钱没法花,只能趴完县账趴村账!”
四专。下拨的扶贫资金强调专款专用,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但有的村不缺“酱油”只缺“醋”。老孙的村有数百万元扶贫资金用于修路补墙“整村提升”。记者开车入村,看到村里路和墙没有什么大问题,倒是养猪产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五土。一些地方制定“土政策”。一位第一书记反映,有些扶贫资金要求当年增值10%,但年底才到账,“一两个月怎么增值?高利贷都没这么赚钱!不少人宁可不要这钱,也不愿惹上麻烦。”
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卡在半空中,基层扶贫干部只能“跑部钱进”,从而形成一条明显的“要钱能力曲线”。省市县乡各级下派的第一书记,随着级别降低,申请资金能力随之下降,有的可能一分钱也要不到。同级别的干部中,财政、交通等实权部门下派的干部一般财大气粗,而文联、党史办等冷衙门的干部大多两手空空。
打破“玻璃门”
打通扶贫资金“最后一公里”
怪哉,扶贫干部负债,扶贫资金趴账。当前,我国处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全国有19.5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冲到前线却没“子弹”,这仗如何打?记者了解到,借钱欠债干部的比例不是很高,但大都是想干事、能干事、一心为扶贫的好干部。不能让奋斗的人寒了心。
这个问题要正视,不要掩饰。一些媒体宣传时,往往把欠债当成干部奉献敬业的例证。奉献当然可贵,但不能掩盖背后政策落实不到位、干部作风待改进的真问题。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相关部门要切实改变作风,把政策落到实处。一些地方试行简化扶贫资金前期审批、加强后续监管的办法,既能加速资金下拨,又保证使用安全,值得提倡。
资金使用要形成“合奏”,不要“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在,几乎每个职能部门都有扶贫资金,但农业的钱只能整土,林业的钱只能种树,规定的用途并非贫困村最迫切的需求。基层希望扩大乡镇、村资金使用自主权,在履行一定程序的基础上,由乡村整合各项资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脱不了贫的责任,我负;资金不到位的责任,谁负?”晋北一位第一书记气愤地说,要加大对作风不实的问责力度,清除不合理的资金使用门槛,让钱顺顺利利、痛痛快快落到扶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