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仪陇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如今的三家村美丽如画。
长柏镇三家村是凉山州盐源县二半山多民族聚居村,沿着蜿蜒的盘山路行至云雾缭绕的山间,才会若隐若现地展露容颜。
这里,没有宽广的马路,有的是幽静的林间小道;这里,没有高楼大厦,看得见的是青山,望得见的是绿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如织的人流,有的是田间地头交错忙碌的身影和面对宾朋时热情而真诚的笑容。
乡村产业齐发力以“绿”为笔画新图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外在美丽得体,又要内在充实丰富。近年来,三家村不仅扮靓了和美乡村的“面子”,更做实了村民幸福生活“里子”。
入秋以来,三家村的马铃薯、玉米陆续成熟,村民在田间忙碌,牛羊在山间悠闲地吃草,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45岁的则小祥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他家的羊圈里目前有100多只绵羊。依靠养羊,家里两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了着落。
则小祥家房后不远处的山林就是羊群们的“住所”,由于养羊的时间比较自由,农忙时,他还可以抽空打理家里的花椒园和核桃园。
三家村受地势条件限制,村民多以种植烤烟、核桃、花椒和发展畜牧业为主。针对产业基础薄弱问题,该村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烤烟、花椒和畜牧业等核心产业,以村内已有的400余亩烤烟田为基础,扩种烤烟至1000亩,在林下试种当归20余亩,挖掘培育养殖大户,不断壮大畜牧产业。
同时,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让“沉睡”资产变为增收“活水”,健全完善“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强化农村产业“造血”功能,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多年努力,三家村已经拂去旧尘,一个生态优美、产业繁荣、文化氛围浓郁的美丽新村庄正在迅速崛起。
共建美好“院”景绘就乡村底色
谈起如今村里的变化,村支书赵春华认为,最直观、最明显的就是住房条件的改善。
村里一处漂亮的木愣子房顶上插着一面鲜艳的红旗,格外显眼。走进房屋院落,满院的鲜花把房屋装点得温馨好看。客厅里,崭新的藏式家具美观大方,电视机、电冰箱等各类家电一应俱全。这里是51岁的杨阿扎家,他感叹地说:“生活越来越好,家里也变得越来越美。”
在杨阿扎家隔壁,杨撒打家的小菜园里,番茄、南瓜、小白菜长势喜人。这个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小小菜地不仅给庭院增加了一抹风景,更给一家人带来了方便。
一方庭院,半亩菜园。在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三家村从“美”字着眼,精心锤炼“绣花功夫”,引导群众修缮古民居,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生态景观,开展“村里种菜我最棒”“我家的花最美”等评比活动,以边角之景带动村容村貌提升。
“韭菜绿,黄瓜鲜,豆角辣椒挂满枝。”漫步在三家村的村落宅院,庭院内绿意盎然,一处处小菜园郁郁葱葱,一个个小果园瓜果飘香,不仅满足了村民日常需求,还成为村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为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动能。
“别看我的小菜园只有几个平方米,能管全家大半年的菜篮子。原来我们小院前的空地堆满了杂物,一到夏天苍蝇蚊子扎堆,又脏又乱。后来,村干部鼓励大家清除杂物,把自家的空地打造成小菜园,大家都种上了应季蔬菜,环境得到了美化提升,还能吃上健康、绿色的蔬菜,每天看看自家绿油油的菜地,心情都变好了!”村民杨美说。
目前三家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已全面完成93户农户美丽庭院建设的室内改造,实施生产用水堰沟修缮、集体产业道路维修、入村桥修缮、红白喜事活动中心建设、村便民服务活动阵地提升等补短项目,不断提升村庄的功能和“颜值”。
党建引领“清单制”推进和美建设
近年来,三家村充分发挥毗邻泸沽湖风景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突出“文化、休闲、健康、体验、生态”发展主题,将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人文底蕴、自然景观等优势充分展现,营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新面貌。
集聚在村庄的,首先是人心。三家村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共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畅通、生产生活便利、村容村貌整洁”的和美乡村,利用“积分宝”制度,将村规民约、文明乡风等事项量化为积分指标,探索“积分+环境卫生”等奖惩模式,激发村民争做和美乡村新面貌“建设者”的热情。
与此同时,三家村统筹推进一批民生工程,新建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努力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目前,全村主干道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道路亮化率均达100%,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村里还建设了村卫生室,配置了2名村医,守护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随着和美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这座海拔2500米的村庄,将抢抓”西香高速“发展契机,立足紧邻泸沽湖的优越区位、现状梯田机理和粮经产业发展基础等优势,坚持“产村相融、四态合一“的理念,以“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美化农房、院落风貌,重塑梯田生态景观,挖掘特色餐饮,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