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仪陇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正月十六,瞻仰南部长坪红军纪念园 时常从唐巴路南部长坪路过,也早已听说那里的红军烈士陵园,一直心敬仰之,但竟未成行。鸡年元宵已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往返仪陇金城---新政年聚,下午看时辰尚早,特拍摄记录红军遗迹,以示怀古纪念。 “山苍苍,水茫茫,愁看红旗过大江,浓云掩夕阳。 雨滂滂,泪汪汪,怕问亲人去哪方,何时回故乡。” 整个长坪山,面积还不少,现已通了环山村道。烈士墓和纪念园等都还在打造建设,纪念碑处据说还是过去的老街,寨门尚存,一排土墙瓦房,已经十分破旧。住在上面的大娘一家介绍,现在政府已规划了好多年分期建设,但具体他们何去何从,并不知晓。山上夏天凉爽,冬天风寒。 曾经枪炮声声的地方,现在已是成规模的果园。扫墓的大嫂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让长眠九泉的烈士们留下些许慰藉。希望相关部门早日把红军纪念园建设好,特别是主路上设置醒目标识标牌,让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片红色净土。 长坪山,位于阆中、仪陇、南部三县交界处,是当时南部商人运输食盐的必经之路。省道唐巴公路由此经过,整坐长坪山四面峭壁悬崖,地势险要。“红军英烈千古,红军精神万岁”。长坪山顶,耸立着一座高12.21米、宽4米的红军纪念碑,这座碑的高、宽数字分别代表着1949年12月21日南部解放和红四方面军在南部县的战斗历程。 据史料记载,1933年8月12日,为解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食盐问题,红四方面军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8月23日,红军攻克仪陇后,红25师师长许世友率74团和81团 兵 分 两路,从仪陇土门出发,一举攻克长坪山,并在此周围构建工事。随后,徐向前、许世友率红25师政治部进驻长坪山,在此生活工作了近一个月。随后挥师西进,迅速占领南部嘉陵江以东的大片地区。 自此至1935年4月,因战略需要红军三进南部盐乡,先后在南(部)、阆(中)交界的水观场建立了阆南县苏维埃政权,在南部皂角乡锦竹湾建立了德丰县苏维埃政权。同时,还在县境内建立了区苏维埃政权8个,乡苏维埃政权55个,村苏维埃政权250个,将川陕革命根据地地域扩展到了嘉陵江两岸。 在红军纪念碑后面,至今保存着9座泥墙砖瓦房,这些旧居就是红四方面军74团和81团团部旧址,当年徐向前、许世友便借居在现在这些老房东家中。此间,红四方面军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军区政治部、红二十五师政治部、红七十四和八十一团团部以及阆南军区指挥部、阆南游击军司令部、阆南独立团团部等机关均设于长坪山顶的长坪场,红军在阆(中)、南(部)、仪(陇)一带的大小军事活动皆由此指挥。当时的长坪,实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南方边境前线的军事重镇。 修葺过的长坪山红军千墓
群,当时15000余名参加红军的南部儿女,其中有8000余人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红军在南部活动期间,南部人民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12000多人加入红军队伍(其中女性100余人),3000多人参加地方游击武装。建国后统计,幸存者仅千余人,其余多血洒沙场,为革命捐躯。 同时,南部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食盐供应基地,全县四千多口盐井,月产井盐达70万余斤,源源不断运往通(江)、南(江)、巴(中)、广(元)、旺(苍)、达(县)中心苏区,有力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了根据地军民的食盐供应。 长坪山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经受了血雨腥风的考验,南部儿女为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付出过巨大的牺牲,而今尚存山顶的红军指挥机关驻地,徐向前、许世友共和国将帅住宿地和红军烈士陵墓以及多处红军石刻标语均为见证。 这里得特别说说红军刘连长的故事。1935年3月下旬红军战略转移,长坪山是红军阻击敌人重要关隘,为了红军主力顺利转移,七十四团三营二连刘连长主动请缨留守长坪山掩护大部队转移。于是,刘连长带领1个班6人留守,在长坪镇长坪山坚持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刘连长在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带领红军战士帮助群众抬水砍柴,帮扶群众发展生产,老百姓只知道他是河南人,老百姓都亲切的叫他刘连长。 1935年9月,红军大部队基本转移,刘连长也准备转移追上大部队。但是,刘厢残部闻听红军大部队已经转移,便组织300余人围攻长坪山。刘连长组织红军战士利用长坪山有利地形同敌人战斗,第三天应弹尽被俘,被敌人用大刀杀死在前寨门,英年25岁。敌人扬言不准群众给刘连长和红军战士收尸,否则将全家处死。陈韩氏一直受革命思想熏陶,在刘连长被杀害第3天夜间,逃过敌人的监视,组织几个群众将刘连长及其红军战士遗体偷偷运走,并用自己的棺材将刘连长遗体掩埋,陈韩氏祖孙三代70年如一日坚持守护和祭奠刘连长墓 ,当前由陈韩氏之孙马全林继续祭扫。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活,一边怀念,一边继续。【自由拍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