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仪陇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陈家祠堂是个有名地儿。五一假期,慕名而来拍照打卡、踏寻古风古韵的游客络绎不绝。
开门探寻 记者 叶卫东 摄
陈家祠堂上演川剧拆子戏专场 记者叶卫东 摄于2021年10月2日
“瑞气长凝”四个金色大字 记者 叶卫东 摄
来到山门处,金字牌匾上“瑞气长凝”四个大字引人注目。事实上,它曾在一定的历史长河中消失。人们之所以在今天能见到这块镶嵌于墙上的牌匾,还得追溯到2009年陈家祠堂修复工程。
修复过程中,因早年使用建筑,室内分隔成许多间小屋,还被镇了吊顶,文物的许多原有痕迹都被隐藏了,导致设计中缺项,没有详细图纸指导施工,工程曾一度陷入僵局。
建筑内部 记者 叶卫东 摄
“隐现的边框雕刻很漂亮,不会那么简单。”文保专业施工队伍现场负责人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于是,他们用细小工具,一点点揭开灰层发现,里面还有黑漆层。黑漆层上隐约可见有立体的字,但已被人为地铲掉。通过电脑模拟几个字的笔锋、笔画,团队终于将字恢复成型,在自贡相关专家的鉴定下,反复斟酌,“瑞气长凝”4个字重现。
精巧别致的戏楼 记者 叶卫东 摄
建筑精巧布局 记者 叶卫东 摄
陈家祠堂的修复,插曲不断。进行青砖墙体挖补修复时,工程人员发现正殿轩廊两端对称位置各有一块1至2平方米的墙面被抹了石灰封堵,好像开过窗,大家决心要找到原因。通过一点点剥离,发现里层凹凸不平,两幅精美的灰塑立体壁画隐藏其中,同在那次修复工程中得以重现。
修复工程中剥离出来的精美灰塑立体壁画之一 记者 叶卫东 摄
屋顶灰塑 记者 叶卫东 摄
两项重大发现不禁让人感慨,这些遗迹曾被人抹白灰和泥浆掩盖在历史中。或许正是这样,在经历一些历史事件的时候,反而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自贡陈家祠堂为四川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曾是清代荣县贡井分县县丞居所,是清代自雍正7年后在荣县设立贡井分县专司盐务的历史物证,县丞署专司盐业生产、运输和销售,堪称中国最早的盐业“经济特区”,是研究自贡当地盐业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贡井现存唯一一处因盐设邑的历史物证。
灰塑局部 记者 叶卫东 摄
古建一角 记者 叶卫东 摄
贡井陈家祠堂设计精巧,功能齐全,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穿斗、抬梁式构架,四周则以廊楼、山墙环绕和衔接。既可祭祀神灵,又可娱乐乡亲、家族议事。牌楼式的山门,精巧别致的戏楼,高台上威严的大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遍布内容精美丰富的传统剧目雕刻。祠堂背靠山脚,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靠山”思想,而实际上也是现实生活的总结;平面布局前面小,后面大,中间四方形的天井又叫“四水归一”,是中国人向往财富的表现;脊上随处可见的福禄寿等图案,是中国人向往幸福的表现。
精美木雕 记者 叶卫东 摄
行走其间可以看到,木雕、石雕、泥塑等遍布整个建筑。雕刻主要是以福禄寿三星以及百忍图为主,是研究建筑学及建筑风水学,古代礼制及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更是研究清代川南地区民居宗祠建筑的重要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木雕中的福禄寿元素 记者 叶卫东 摄
“瑞气长凝”四个金色大字 记者 叶卫东 摄
陈家祠堂俯视图 记者 叶卫东 摄
近年来,贡井区将陈家祠堂打造成为四川省剪纸体验基地、四川省青少年优秀文化传习基地(戏曲类)和自贡市川剧免费展演平台,坚持每月免费向群众公演川剧折子戏2场,并穿插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和好评,已成为全市性的文艺展示平台。
记者:缪静 王跃
视频:曾涛
来源:自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