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论坛-仪陇新闻网旗下互动新媒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17312|回复: 0

从健身教练到新农人,“90后”女孩回乡带领大伙种土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42

主题

221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544
陇币
0
发表于 2024-5-16 17: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仪陇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去年的土豆产量特别高,今年就达不到去年的标准。”5月10日,天空下起小雨,空闲下来的郑明利到地里查看土豆的长势。

1992年出生在四川广元的郑明利,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健身中心当教练。和丈夫杨维明结婚后,回到江油市武都镇阳亭村,接手公公流转的70亩土地,开办起家庭农场。种起了土豆、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农作物。从20亩土豆试种,到现在500亩种植,郑明利的举动让村里人看到种田的希望。

在郑明利的带动下,武都镇阳亭村已发展了3000亩的土豆种植规模。

郑明利查看土豆长势

从健身教练到新农人

“刚开始时,大家不相信我会来种田”

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唐代诗人李白游窦圌山,题下精美诗篇。

窦圌山脚下,就是江油市武都镇,郑明利1200余亩的家庭农场就在武都镇阳亭村。初夏时节,郑明利几百亩的油菜、小麦已收割,另有500亩土豆正处于生长期。“去年的土豆产量达到每亩1万多斤,今年因雨水原因,就达不到去年的标准。”郑明利用手刨开土豆植株,薄膜下面的土豆就露了出来。

郑明利出生在广元市剑阁县,在成都读大学时认识了老公杨维明。“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健身中心当教练。”郑明利说,每个月的收入很好,但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还是想回到农村。2014年和丈夫结婚后,就回到了阳亭村。

那时,郑明利的公公流转了70亩土地种小香葱。“香葱作为调味品,需求量不大。”郑明利说,没有效益不说,长期还得靠家里的养殖来补贴种植带来的亏损。她就从公公手里接过70亩土地,开办起小型家庭农场。

“刚开始时,大家都不相信我会来种田。”郑明利说,她去听农技人员授课时,大家都认为她种田也只是一阵子的热度。在农技课上,让郑明利学习到新型种田知识,相信通过自己努力,一定会在种田方面有一番作为。

郑明利操作插秧机(受访者提供)

郑明利实行粮经轮作,种植了水稻、小麦、油菜、蔬菜。郑明利发现阳亭村“四周高山,中间两条河流,平坝有几千亩,都是砂壤土地”,这种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土豆,就调整种植结构。“2015年1月,我们试种了20亩土豆。”郑明利说,当年亩产就高达8000斤。

在试种土豆过程中,郑明利积极向农技人员请教技术,并到内蒙古、北大荒考察。她还发现一个规律,每年土豆自3月在从云南最先上市,然后成都、陕西。而在成都与陕西市场之间,恰好存在1个月的空当期。因而,她确定了后期实行错季种植的思路。

收割水稻(受访者提供)

每年拿500亩地种土豆

“科学种田,让农田发挥最大价值”

土地少了,除去人工、种子、化肥外,就要亏本。“要挣到钱,就得把种植规模扩大。”郑明利说,村里人外出打工,家里的土地没人耕种,这些土地就撂荒了,她就去承包这些荒芜的土地,“刚接手这些土地时,地里的草长到一人多深。”

几年下来,郑明利在当地流转了1200亩土地。她和丈夫考察市场后发现,土豆、蔬菜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效益也不错,还有一定的空白季节。决定以水旱轮作经营模式,改种有稳定市场需求、好管理的粮食为主,土豆、蔬菜为辅的(稻-菜-稻,稻-薯-稻)经营模式,进行不同季节的轮作。

“第一次试种后,我们每年都拿500亩地来种土豆。”郑明利说,土地多了,就会出现人工短缺。郑明利就去学农机操作,用于科学种田。“只要是农业机械,就没有我开不来的。”

前几年,郑明利还学会无人机操作以及无人机维修,操控无人机飞上蓝天播撒农药。“无人机植保是一个趋势,将来也会取代人力,早学习早掌握,也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郑明利拿出去年一组土豆种植数据,中薯5号平均亩产4634公斤,V7平均产量达到4500公斤。“有部分田块亩产超过了5000公斤。”郑明利说,去年省市农业部门抽样测产时,在水旱轮作栽培的模式下,亩产量达到5379.36公斤。

郑明利操作无人机(受访者提供)

带动当地3000亩土豆种植

“让村民有钱,更要让村民致富”

郑明利的家庭农场扩大了,对人工的需求也特别大。“我们通过季节性务工,吸纳周边的低收入农户。”郑明利说,每年季节性务工就需要300多人,仅这一项,就让当地村民增收100万元左右。

致富不忘乡亲,郑明利通过技术扶持和装备支撑,带领当地村民发展3000亩的土豆种植规模。“我们帮他们选取种子,种植过程中给予技术支撑,收获时还给他们寻找销售渠道。”郑明利说,去年这些土豆种植大户的纯收入突破1000万元。

这几年,郑明利在带领下,形成了以阳亭村为中心的土豆、水稻轮作的重要粮经复合模式。为解决当地种植户对晾晒粮食的烦恼,郑明利租用村集体闲置房,相继投入73万元用于购买粮食烘干设备和库房搭建。“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提高了粮食的质量和经济效益。”郑明利说。

记者:周洪攀 王祥龙

来源:封面新闻

仪陇论坛-仪陇新闻网旗下互动媒体【关注民生、汇集民意】联系QQ/微信:316733448 官方QQ群:154484869 。本网摄影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关于我们|APP下载|小黑屋|手机版|仪陇论坛-仪陇新闻网旗下互动新媒 |

仪陇新闻网旗下互动媒体 联系QQ/微信:316733448 QQ 仪陇论坛QQ群:154484869
转载本网贴文请注明来源,转载本网图片照片请保留本网水印。尊重他人,赢得尊重,欢迎转载,拒绝剽窃!
仪陇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ICP备案号:蜀ICP备1302767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76 | 川公网安备 5113240200003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