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仪陇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川观新闻记者 刘莉 王成栋 摄影 华小峰
3月19日下午,王元威只用了2个小时,就把稻种和营养土装在了1600个育秧盘里。就这么一个工序,他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讨论了近半个月。
3月19日,中试基地正在进行育苗床和基土作业。
王元威是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种粮大户。马均在永丰村管理着总面积1500亩、全川最大的水稻中试基地,对每个希望在川推广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为期两年的中试。过去多年两者合作紧密,中试基地的育秧业务一直由王元威“接单”,中试出的优秀品种也由王元威率先种植。
马均团队技术人员正在对参与中试的水稻品种制作标识牌。
19日13时,永丰村12组的育秧工厂内,王元威拧开电闸,首次作业的自动化育秧机展现了速度。3秒钟后,沿着流水线转了一圈的育秧盘,装满湿度和肥料适中的营养土。随后,工人们将育秧盘按20个一组排列,开始撒种、覆盖表层土。
马均团队技术人员正在对参与中试的水稻品种制作标识牌。
春分正是成都平原育秧的启幕时节。正在清理苗床的王元威合伙人曾利说,育秧涵盖种子防虫处理、苗床整理、营养土搭配、浇水保湿、暗化催芽等工序,每个环节都关系到育秧成色。今年,马均团队计划在永丰村中试水稻品种80个,数量为近年新高。其中,新品种60个、上一年度中试表现优异品种19个,已推广且表现良好的参照系品种1个。马均说,过去三年,通过基地中试的新品种仅有6个。在国家启动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今年,新品种的评价越来越严格。只有在中试期通过出芽率、抗病性、高产性、宜机性等10多个指标测试,新品种才有可能在全省大范围推广。育秧正是79个品种今年“赶考”的第一关。
工人们正在育秧工厂播撒种子。
按自动化育秧机的效率,1600个育秧盘作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速度为什么变慢了?
王元威解释,采购自动化育秧机,是为今年大春承接周边农户育秧业务。但“首秀”就是高难度,从3月初到3月16日,马均和王元威经历多次探讨后才确定育秧规模。今年,为了扩大中试规模,马均决定79个参试品种每个用种量只有4斤,刚够20个育秧盘(可满足一亩插秧需求)的用量。“机械作业,一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品种的育秧。但这样很难分辨出不同的品种,中试也没了意义。”王元威说,他和学习农学专业的儿子王海聪反复调试机器,才确定了机械+人工混合模式育秧。
工人们正在育秧工厂播撒种子。
19日15时,工人们完成撒种、覆土和稻种标识制作等作业后,育秧盘被运往育秧工厂的催化房,开始为期五天的暗化催芽。“催芽完成后,就要把它们移栽到苗床里。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移栽了。”马均说。
来源:川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