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民富中心助民富
本帖最后由 阳光1W 于 2014-12-29 10:45 编辑今年4月16日,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开展的农村金融创新试点项目在仪陇县正式启动,当天,全省首个民富农村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民富中心”)在该县正式成立。
作为非营利性农村社会化服务机构,民富中心旨在进一步探索小额信贷(微型金融)扶贫创新模式,建立农村新型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孵化、培育、支持、协调村级产业合作社与资金互助社,促进贫困社区互助合作和健康协调发展。
扶贫创新 资金互助
“2009年7月,父亲被确诊患上鼻咽癌,接下来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向亲朋好友和金融机构借钱无望的情况下,我找到村扶贫互助社,借到3万元救命钱。”12月28日,仪陇县大风乡金盆村村民李辉告诉笔者:“去银行贷款,要有房产证或车辆等抵押物,农民哪有这些。即便有,也要等上半个月左右,实在太慢了。”
金盆村是该县金融服务空白区,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金盆村成立扶贫互助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村民自筹资金10万元,加上政府配套资金15万元,该村扶贫互助社启动资金达到25万元。今年,民富中心把金盆村纳入农村金融扶贫创新试点村,入社资金达368万元,社员在扶贫互助社借款更加方便。截至今年8月,李辉因父亲生病、购买农用车、建房等累计在扶贫互助社借款7笔、30万元。
“遇到操办红白喜事或其他急需资金的困难社员,可提供短期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金盆村扶贫互助社会计王正洪说,今年,社员林可杨因儿子结婚急需用钱,扶贫互助社给他发放了5万元贷款。
针对农民贷款“金额小,需求急”的特点,扶贫互助社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知根知底”的关系网络互相担保,实现资金的有效互助,帮助农民解决燃眉之急。
仪陇县总工会主席冷观军介绍,该县借助民富中心平台,利用互助社管理人员上岗保证金、历年三金积累、风险拨备等资金以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项目资金,作为互助社之间的资金余缺调剂专项资金,先后为大风乡金盆村、新政镇柳树店村等8个扶贫互助社解决专项资金290万元。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与一些公益机构交流,争取公益项目,组织参与项目活动。
精细管理 化解风险
自2005年三蛟镇昆山村扶贫互助社成立以来,该县已成立扶贫互助社42个。为使全县285个贫困村都能享受到扶贫互助社提供的相关服务,促进扶贫互助资金在县域内横向发展,该县计划到2016年底前,发展到70个具有一定资金规模的扶贫互助社。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县扶贫互助社累计发放贷款1100笔、2100万元。截至目前,42个扶贫互助社资金余额达到1878.5万元,其中,国家配套财政扶贫资金510.4万元,农户互助资金2502笔、1368.1万元。帮助全县30多个乡镇近8000户农户发展生产。
在民富中心的监督和指导下,扶贫互助社严格执行《仪陇县农村扶贫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强化内部管理,扩大服务覆盖面,着力将“草根银行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现代化新型金融机构的精细化管理。”
按照“谁放款,谁收回”的原则,扶贫互助社资金运营管理采取每月结息,到期一次性还本或提前还本付息的方式,逾期贷款率一直保持在3%左右。建立风险拔备制度,统储“三金”(公积金、公益金、借款风险金)和互助管理人员的入社保证金,将上年末借款总余额的2%作为风险保证金。互助社管理人员为贷款人第一责任人,贷款人的家人或亲戚作为担保人,强化联保人责任。增加贷款人基础信息调查,作为贷款的原始资料。加强账务管理,民富中心代管村级扶贫互助社的账务,为全县42个村级扶贫互助社建好总账及各类明细账。村级扶贫互助社管好入社资金、贷款卡片账,确保账务上下对口,账账相符。完善互助社社员和贷款人员的档案管理,做到贷款人基本信息档案与财务资料分开管理。
“目前,民富中心培训扶贫互助社管理人员4次,进行现场指导、分组研讨和针对问题培训20场次,受训人员达600人次。”县扶贫互助指导监督中心主任李涛说,今年以来,民富中心将互助资金日常操作和管理技能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培训内容涉及财务基础、互助资金日常操作规程、信贷风险管理等,较大地提升了互助社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操守。
合作共赢 发展产业
目前,该县仍有12.8万贫困人口,多以分散的小农方式承包经营土地,生产规模小,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低。该县通过民富中心培育以农户入股的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组织,创新小额信贷扶贫方式,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每公斤按30元保护价收购,市场价高按市场定价,有多少包销多少。”观紫镇自生村合作社理事长王正东的答复让村民王正元非常满意。“今年土鸡养得多,已挣了万把块了,到年底能赚更多。”王正元说,现在发展产业的时机很好,缺钱,互助社提供资金支持;缺技术,互助社技术员上门帮忙。
2011年,自生村成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该村被民富中心确定为以产业发展带动资金互助的试点村。按照“生产发展统一规划、技术指导统一培训、产品销售统一组织”的运行方式,自生村合作社把过去单独的种养业协会统一组织起来,统一培训技术人员,代表村民与种养企业、农贸市场衔接,以“订单”种养方式帮助农民化解风险。
从“提篮叫卖”到结队闯市场,合作社为农户架起了致富桥梁。今年,自生村合作社发展跑山鸡规模养殖户12户,年出栏跑山鸡3万只,创收近180万元。“合作社组织养殖户和公司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公司每收购1只鸡向合作社交1元发展基金。”王正东介绍,今年,合作社已积累2.4万元发展基金,用于解决管理人员报酬、帮扶特困会员、技术培训等。
目前,民富中心争取到四川农业大学对自生村合作社的技术支持,组织社员代表到遂宁、射洪等地考察后,召开理事会、村民代表大会,70多户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榨菜、野山鸡、中药材等产业。
“以前种庄稼,除去一家人的口粮外,几乎没有什么赚头。”村民王正成这次把家里的2亩多地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今年他不仅收入土地租金600元,在合作社里打工挣了6000多元,年底还能分到红利。
“农民必须加强合作意识,通过资金这一有效手段融入合作社的生产与购销中,才能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增收致富。”仪陇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总工程师李承华说。
看到这个就想起以前的合作基金会了http://www.llsbbs.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35.pnghttp://www.llsbbs.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35.pnghttp://www.llsbbs.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35.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