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longmumu 发表于 2020-7-6 17:07:09

接受网红文化 认可李子柒

接受网红文化认可李子柒
   早上上班打开电脑网页,“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引起热议”的新闻刷屏。李子柒何许人物?几乎天天上网的我没印象,尚不知其男女也。也难怪,每次上网都是那几个固定网站的几个固定板块的几项固定的内容,至某明星税务事件以来,连娱乐板块也很少翻看了。至于网红,更是深深的抵触,觉得都是低俗浅薄的文化垃圾(这确实也是前些年“抖音”、“快手”大多短视频给人的印象),无聊的人才会去看(相信大部分三十岁以上的人都和我有同感)。现在居然有一个网红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出于好奇,翻看了几篇评论,又百度了下,发觉此女似乎真的有点儿不简单,连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都给予了积极的评论!这就更加激发的我的好奇心,一个网红究竟有多了不起?
    于是随机点开了她的视频。从《笔墨纸砚》、《活字印刷》、《玲珑醉蟹》到《蓝印花布》、《兰州牛肉面》、《稻米飘香》……一部接一部地,一下子刹不住车了,每一部都令人陶醉,带给你古老而新奇的知识,觉着原来如此!看了《笔墨纸砚》,发觉哦!原来毛笔是这样做出来的,宣纸是那样做出来的!看了《蓝印花布》,知道了小时候听说过的染布就是这个样子做的。感受最大的是《稻米飘香》里,担秧、打秧、插秧、拌桶挡席打谷子,用光脚板耕出一道道沟坎晒谷子……瞬间勾起了小时候艰苦劳作的回忆——“三爷子”一样长(方言俚语,指担担子的人小矮和两个担子一样高)打着趔趄吃力担秧苗的样子,抓搔因被咩蚊子咬得骚痒难耐至出血插秧时的腿肚子,打谷子割得满是血口子的手杆和颈项,风车车谷子时谷灰扑满汗水身子的豁痒……这让现在吃着大米饭不知谷子为何物的祖国的未来一代们接受点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教育,懂得一粒米是经过多少环节多少劳作才最终成饭,是多有意义的事!
    但她的视频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甚至就没有说话),不象大多网红的喋喋不休、聒噪烦人!正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的那样:“她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干着农活,偶尔地跟奶奶说几句四川方言,但全世界各地的人,却开始了解“有趣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纷纷夸赞中国人的勤奋、聪慧,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中国新闻周刊评也这样评论:“李子柒是一位现实中的造梦者,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在乡野山涧之间,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迭重新具备美学意义,她让人看到“劳作”所带给人的生机 ”。白岩松则这样评论道:“李子柒在带有诗意的田园背景中制作着各种美食,并且以让人很羡慕的方式生活着,她不仅吸引中国网友的关注,还走向了世界。在面向世界的传播当中,她没有什么口号,却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口味,更赢得了一个个具体网民的口碑,值得借鉴”。
    难怪她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受聘担任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与袁农平齐位!难怪其海外粉丝都突破百万!难怪去年年底就获得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
    看来你曾经反感的任何事物都有优秀的一面,对于70、60年代的我们,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接受新生的网红文化(当然要去其糟粕),不要一意守在过去的思维观念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关闭对新潮文化的认知,就会真的“老去”,那你就真的“out”了!
    接受网红文化,认可李子柒!(此文由本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yilongmumu 发表于 2020-7-6 17:25:27

非常抱歉,把袁老的名字写错了,“农”实为“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接受网红文化 认可李子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