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上学接连曝出,真的查不清来龙去脉? 萧锐 央视网评 /聊城故事多,又见冒名
冒名上学接连曝出,真的查不清来龙去脉?萧锐 央视网评 /聊城故事多,又见冒名上学!山东聊城市冠县“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余波未平,同在山东聊城的王丽丽(曾用名王丽)近日又向媒体反映其也遭遇被冒名情况,据当地最新通报,直接涉事的公职人员已被双开。
一起快速进入舆论视野的冒名上学案,在舆论围观后相对快速地有了处理结果,但却也是在当事人多次反映、举报无果后。颇为耐人寻味的是,个案当事人被“点醒”过程:据当事人陈述,冒名者及其家人于2016年8月主动找到被顶替者,自陈二十年前的那段冒名往事,并要求以结干亲的方式应付彼时组织已经开始的相关调查,被当事人家属拒绝……
被冒名者归来,方式可能千千万,但像聊城再曝的这起冒名上学事件这样,以近乎自曝的方式引出旧事依然不多见。2016年河南周口王娜娜被顶替上大学事件引发举国关注,是否因此触发聊城的相关排查尚无从得知,但也可以想到,各地陆续有冒名顶替上学事件被挖出,对有过相关经历的涉事人员而言,无疑也是一种震慑,试图以私下和解的方式“摆平”旧事的努力,反倒成了自曝的由头,此番冒名者被双开也再次证明了法网恢恢。
但依然值得深究的是,在2016年本案受害人已经被“点醒”的情况下,当地对个案的调查进度却迟迟没有结果。不仅如此,在被顶替者分别向当地多个部门举报、反映情况后,除了久等不至的调查结果,倒是有多次顶替人委托他人的说情、私了。
姑且不说是否存在举报进度存在被泄露的情况,虽然此案只是在近期为舆论所知,但在当地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冒名上学案,有关部门在舆论关注前后的态度依然差异明显。直接冒名者被双开,彼时表示“查不出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是否有所转圜?
冒名上学事件多是陈年旧事,可能涉及到工作人员或有退休、离职(当然也有可能升职),但为何有的个案可以“拔出萝卜带框泥”,有的个案却只能以“查不清”回应?以舆论关注热度来决定个案调查深度的情况,不是可取的地方政府态度。
在另一起聊城冒名故事里,顶替者的家世逐渐被挖出,在当地从事公职的亲属正在“被约谈”,而此番“查不出来龙去脉”的个案,其作案过程究竟如何盘根错节,必须要有个清晰、透彻的追溯,直接涉事人员被双开不该是终点。
梳理包括聊城两起冒名案在内的多案细节,甚至近期同样引发舆论热议的艺人仝卓涉嫌伪造修改高考身份信息事件,不难发现每个案件背后,均或若隐若现、或被明确查实各种基层权力的溃败,以及身处熟人社会的基层工作人员私相授受、用手中权力勾兑利益的乱象。涉案人员名讳、所任公职履历各有不同,其行政职级或许也与举国的关注不甚匹配,但在具体冒名或者篡改信息事件中,却均一度展示出某种手眼通天的能量,个中诡异令人咋舌。
基层权力运行架构中的公职人员个体,在熟人社会中,将社会规则玩弄于股掌之间,异化成某种权力寻租、勾兑的潜规则,而这,可能恰恰正是普通社会成员所身处和遭遇的真实处境!那些被顶替者,被挤掉机会的人,可能同样有一个相同的身份背景,那就是“没有背景”!
“有背景的妖怪都被神仙救走了”,网友对《西游记》的某种调侃、焦虑,正需要每一次对个案的彻查,对每一次“查不出来龙去脉”事件的顶住压力、抽丝剥茧,来回应和疏解。孙小果案、仝卓案调查的大动干戈,正是在回应全社会对公平的最迫切期待,可能也是扭转和纠正地方权力运行状态的难得机会。聊城两起冒名顶替上学事件的调查,必须继续进行,个案的来龙去脉,也必须有一个一清二楚的复盘。
来源: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客户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