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甴拍客 发表于 2020-4-14 07:27:31

乡土经济起底,农田浪费反思 转发《虚声 》公号原创帖文,觉得很实际实在,值得警

乡土经济起底,农田浪费反思

转发《虚声 》公号原创帖文,觉得很实际实在,值得警醒反思,望察民风者得焉!
01
这个命题原本打算春节在老家完成的,那时疫情爆发,写了一些关于疫情的文章。现在疫情全世界蔓延,各国粮食管控,我觉得把它写出来,可能有一些参考意义。

所谓乡土经济,其实就是乡村最基层的土地经济。虽然带有经济二字,但我不打算去讲那些空洞的大道理。我想写一些比较实在的东西。

之前文章中介绍过,我老家在皖北,华北平原南端;放在华夏文明版图中看,虽然离长江更近,实际上属于黄河文明带,生活习俗和河南、山东、河北比较接近,都是吃小麦的;和淮河以南吃稻米的长三角差距反而较大。

按照立体史观大周期律,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成熟于秦汉,到唐时饱和。所以大尺度来看,唐中后期,经济中心就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政治中心就从西安往北京转移。

中国历史虽然很长,但宏观经济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开发黄河流域,再开发长江流域,再开发珠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这几句宏观描述算是背景介绍。

回归主题,通过这种立体史观和地缘全景,很容易就可以明白:

其一,皖北那一带的名人,如老子、管仲、曹操、华佗等等,都出现在唐之前,就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尚未越过饱和超载之界限;唐之后的历史级名人就出了朱元璋那一拨,但那是遇到灾荒,挨饿、搞起义,其实是经济饱和超载后的小周期循环。

其二,至于安徽近现代史上的陈独秀、胡适、邓稼先、杨振宁等大师级名人,都在皖南,其实他们属于长江文明带。

其三,到改开之后,皖北就变成农民工输出基地。

大致历史背景就是如此。希望大家看起来能简单一些。尤其是安徽老乡,希望可以对自己的家乡看得更为立体通透一些。

02
大家为什么去当农民工?其实都是生活所迫,否则谁也不会背井离乡。

皖北一带的农村,人均只有一亩田左右。

农作物一年两季,第一季麦子,亩产千余斤;第二季是红薯或玉米、大豆、土豆、芝麻。

一亩田,如果种粮食,一年毛收入三千块左右,去掉种子、化肥和人工,基本不赚钱。

现在很多声音感叹农民不再纯朴,其实不是农民不淳朴,而是忙于生存顾不上淳朴。实际上任何阶层面对生存难题时,都不淳朴。前两年高铁从老家那里过,雇佣村里的中老年妇女去搞卫生,每月两千块,大家抢着干。每月两千块,在这个时代说出来可能微不足道,但那相当于一亩地一年的毛收入,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大家现在看网络上,开口百万年薪的,牛的不行;或者舆论中,哪里又致富发财了啥的,以为形势好得不得了;其实基层有大把的人日子过得很艰辛,只是他们沉默着,不知道怎么发声。不信看国家公布的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少得可怜。而那个少得可怜的数字还是和众多高收入人群平均之后的结果。

据我了解,老家乡下,有些留在村里的中老年妇女,或者在自家地里种点青菜什么的,赶集上街去卖,一天能赚三五十块;或者给别人打零工,每天也就几十块。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但这就是农村的实际情况。他们有时候也可以养几头猪或一些鸡鸭,但扛不住不期而遇的瘟疫。去年猪肉涨价前夕,就有一场不期而遇的瘟疫,让农户损失惨重。

03
所以按照现在的生活成本,务农无法生存,青壮年唯一的选择就是外出当农民工,每个月好歹能赚三五千块。现在大家传言农民工的工资高,其实平均下来,大部分每个月都是三五千块。注意,我说的是大部分,不是全部,别抬杠。也有赚钱多的,那是个别;离我老家村子不远的有个特例,骗人家玩期货,赚了大钱,不具备参考性。

农民工的代价就是把孩子和老人留在村子里。相当于为了生存而牺牲了亲情的天伦之乐,从而在城市化大潮中充当产业链最底层的劳动力。

农民为生存所迫去城市当农民工,造成两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群体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陪伴,是社会隐痛;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且不谈。

另一个是经济问题,部分农田抛荒,或者有些农田把两季庄稼缩减成一季。这个现象如果在平时,那没什么问题,从国际上买点粮食就行。像现阶段疫情全世界扩散,有些国家开始管控粮食出口,土地抛荒就变得很扎眼。要知道中国虽然小麦、水稻、玉米这些主粮基本可以实现自给,但大豆基本靠进口。如果疫情继续严重,大豆进口困难,那么豆类、油、饲料就会出现短缺。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04
老家那一带的农民工们,从宏观角度看,算是给工业化城市化贡献力量。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但不是享受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在他们打拼的城市里落脚。

农民工一生的意义,大概就是打工10年或20年,回老家盖一栋房子,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老家农村表面看变化还是很大的,大家基本上都盖起三层或四层的小楼,外表看还是不错的。这是时代的进步。

在自家宅基地盖三层或四层楼房,材料和人工成本加起来,每平米不到1000元。这还是钢筋和混凝土涨价之后的成本,之前更便宜。这其实也就是房子,作为居住属性层面的实际成本。

因此在农村宅基地上盖一栋楼房,成本也就几十万,一个农民工打工10年或20年,差不多也就能存下这些钱。

实际上来说,在老家那一带盖三层或四层的房子很浪费。第三层基本上很少有人住,第四层只有等鸟垒窝下蛋了。大家为什么要盖那么高的房子?原因很简单,老家农民工大多去长三角打工,看那边的农村都盖好几层楼房,就起了攀比模仿心理。但长三角那边,房子盖得多,可以租给打工者。老家那边,纯粹是浪费。而且邻里之间喜欢攀比,你家盖好之后,我家绝对不能比你低了。

我觉得这个事,基层政府没有统筹规划好。相关部门应该有一个统筹,大家在自家宅基地上,都盖两层楼房就足够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盖房子时,相关部门搞环境大检查,河里不准采沙子,推高了混凝土成本;养猪也严控,鸡飞狗跳。

没有统筹规划好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土地浪费。什么意思呢?就是有部分人不在自己村子里的宅基地盖房子,而是跑到村前马路两侧盖楼房,而那些地方原本都是良田。如此一来,宅基地不能还原成农田,而原有的农田盖了房子,耕地就变少了,这是一种浪费。而这种浪费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这让人很心痛。

尤其有些地方,利用新农村概念推出很多新楼房,但老的宅基地并没有还原成农田,这就造成农田减少。老家那一带的农田,由于地处华北平原南端,比中北部的降水量更好一些,自古就是良田,这么浪费实在是非常非常可惜。尤其是现阶段这种格局下,粮食会越来越重要,浪费农田如同犯罪。

05
现在农村也开始搞一些新经济。老家有人在农田里种梨树,有人种桃树。

农田里一旦种了这些果树,恢复极难。

我没有考证一亩梨树或桃树能赚多少钱,据乡亲反应,经济价值很一般,也没引起跟风。

原因很简单,季节性很强。水果下来时,便宜。贵的时候,农民种不出来。

今年春节,又有人家在自己的农田里种樱桃。效果如何,尚待验证。但毫无疑问,农田又少了几亩。如果有利可图,势必会引起跟风。

在老家的邻村,有人包下百亩农田种桑葚,简直是丧心病狂。桑葚每年成熟期非常短暂,采摘困难,不易向外地运输,本地没有消费能力。春节期间了解到,他们2019年的收入连租地都不够,连请人采摘桑葚的工资都没结清,完全亏本。

做生意亏或赚,暂且不说。这么一搞,百亩农田就那么没了,作孽。

06
乡土经济现在最大的结症很简单,四个字——农田浪费。

我这些年也去过不少地方,看过形形色色的农田浪费。

这些浪费,有时代问题,农民为了生存必须进城当农民工;更大的问题还是管理问题。很多农田浪费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管理方式解决。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看似很长,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对农田的管理。农田管理得好,就是盛世,反之就很糟糕。

但是从老家那一带的现状看,其实对农田的管理,还是依靠自古以来的惯性。

按照传统,中国农民会管理好每一寸能种庄稼的角落。

现在的问题是,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所以就需要有关部门介入发挥作用。而有关部门没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现在虽然在往工业化世界奔跑,但饭还是要吃的。平时大家感觉不到,碰到疫情这种特殊情况,他国禁止出口粮食,这些浪费看起来就难以忍受。

07
我知道这种文字会让部分朋友感到很不舒服。但这些都是事实。我写这种文章的时候,其实内心很不好受。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了解大部分庄稼种植、了解农村的边边角角、了解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农耕文明的历史进程。

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些写下来,尤其是现在粮食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

我知道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建设会占据很多农田;越是这个时候,就越应该杜绝农田浪费,尤其是基层农田浪费。浪费别的东西,可能只是损失一些财富;浪费农田,损失的是每个人的饭碗和国家的根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土经济起底,农田浪费反思 转发《虚声 》公号原创帖文,觉得很实际实在,值得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