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骑游老人猝死巴朗山 曾日行超100公里
65岁骑游老人猝死巴朗山 曾日行超100公里“健身、交友、旅游,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骑游旅行日渐风靡,爱上这项运动的老人家也越来越多。
今年6月中旬,65岁的老肖等8人从湖南长沙出发,开始了骑自行车去四川稻城亚丁的旅程。5天后,老肖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倒在了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巴朗山上,不幸猝死。而老人骑游猝死,在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已经并不少见。
针对暑期来临,骑游驴友增多的情况,7月17日,卧龙特区森林公安局民警专门在303省道巴朗山段,进行了巡查。对沿途的20余名骑游爱好者进行了安全劝导。
据成都老年体协骑游俱乐部统计,老年骑游者平均年龄超过60岁。对他们来说,骑车远行西藏、云南,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高高兴兴地出门,也要平平安安地回家。医生建议,老人家们骑游旅行,一定要量力而行,进行身体评估,带足常用药物,最好避免骑行到高海拔地区。
老年骑游悲剧
这支老年骑游队,日行超100公里
2016年6月14日,老肖和7个老伙伴一起,从湖南长沙出发,开始这次旅程。
他们的目的地,是四川省甘孜(微博)州境内的稻城亚丁。老肖今年已65岁,但他并不是这个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人。在这8个人里,最年轻的杨继红56岁,年龄最大者已67岁,平均年龄超过60岁。
6月15日下午1点,8位老人到达四川省泸州(微博 微信)市;6月16日下午6点到达资中县。随后的几天时间里,8个人途经成都、都江堰(微博),从泸州到卧龙,这支老年骑游队只花了5天的时间,日均行程超过100公里。
6月19日下午2点,卧龙镇村民小张在镇上遇到了这支队伍。“他们骑的是带电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当时在镇上给自行车充电、休息,问我邓生(地名)是不是有地方住。”小张劝他们就在镇上休息,但老人们坚持再走一段上巴朗山,到邓生过夜。
“领头羊”老肖骑着自行车继续上路了,其余7人被他甩在身后近20公里。下午4点过,独自一人的老肖到达邓生,但可能是因为没看到路牌,他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了2公里,走到了海拔近3000米的省道303线79公里路牌附近。
巴朗山这个弯,老人没能转过去
巴朗山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风景区之间,公路最高处海拔高达4480米。
6月19日下午5点左右,杨继红等人还在山脚下慢慢前行。在他们头顶上方的盘山路上,老肖独自骑行在前,再转一个弯,就能看到303线79公里的路牌。只有不到30米的距离,但这个弯,他没能转过去……
下午5点半左右,卧龙特区森林公安局卧龙镇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巴朗山上有人倒在路边。派出所所长王勇带了6名民警开车上山,在距离事发地约15公里处遇见了杨继红等人,“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起的。”
下午6点过,王勇看到了躺在路边的老肖,呼吸已经停止。“他依然保持着骑车的姿势,一只脚还挂在自行车的脚蹬上。”经过民警现场勘验检查,确认老肖身体无外伤,所骑自行车无擦挂,排除了因交通事故及他人伤害致死的嫌疑。
120很快到达现场,确认老肖死亡。
当天晚上,老人遗体被送往殡仪馆
晚上7点过,王勇通过老肖的手机,联系到他远在广州的独生女阿婉(化名)。
为让逝者安息,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卧龙镇派出所民警联系了都江堰殡仪馆,准备将死者遗体转运保存。然而,都江堰殡仪馆的车辆到达事发地需要将近3小时。天色渐渐暗了下去,巴朗山开始下起小雨。为了防雨,也为了保护老肖的遗体不受野生动物侵害,几名民警开车下山,到老百姓家里找了雨布,盖在老肖的身上。当天晚上,王勇等人在现场守护了老肖3个小时,等到殡仪馆车辆到达后才返回派出所。
“你赶快安排一下,到四川来。”接到王勇电话时,阿婉正开着车刚下高速公路,听闻噩耗,她顿时崩溃,泣不成声。
“为了让我能尽快赶到卧龙,派出所值班民警吴焕林一直跟我通电话,帮我查航班时间和过来的路线。”7月18日,仍处深切悲痛中的阿婉,对派出所民警的帮助充满了感激,“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给了我最大的帮助。”
链接
全国多地曾发生骑游猝死事件
2016年5月6日,云南省昆明市一名58岁的男子骑车倒在双龙街道办大凹子村三村牌坊前的岔路口,不省人事,120赶到后确认这名男子已不幸身亡。医生初步判断,是因心脏骤停导致的猝死。
2015年2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区一名40多岁的男子,骑行清源山,却猝死在骑行的路上。泉州120急救中心医生提醒,要注意运动方式、运动强度,特别是患有疾病的市民,要选择一些强度不大的有氧运动。
省道303现状
卧龙这条线骑游者一月超500人
近年来,318国道似乎已经让骑游者们感到“缺乏新意”,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省道303线上。
警察很忙
“没药、爆胎、缺油,求助电话五花八门”
“卧龙这条线,骑游者本来就不少,这两年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老肖出事后,卧龙特区森林公安局政委张世林专门留意了巴朗山上来往的骑游者数量,“过去这一个月,就不下500人。最多的一天就有五六十人骑自行车经过。”
随之而来的,是五花八门的求助电话。“走到半路生病了,没带药的;骑到山上爆胎了,不会修的;还有摩托车没油了,让我们去送油的。”自己多跑几趟路没关系,但张世林很担心这些走在路上的骑友们,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发生危险,“还是要提醒出行前,大家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而且一定要有人结伴而行,就算有突发状况,也能互相帮助。”
老年骑游
“这几年越来越流行,平均年龄超60岁”
“现在老年人骑游的越来越多,大家主要目的还是强身健体,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7月18日,成都老年体协骑游俱乐部秘书长杨帆女士说,该俱乐部注册队员已超过千人,“骑自行车是有氧运动,花费金额也不大。一边交朋友一边锻炼,这几年(骑游)越来越流行。”
据杨帆介绍,参加老年骑游俱乐部的人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老年人群体特殊,我们最关注的肯定是安全。”杨帆说,注册入会的会员在出发前需要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体检证明,“会专门提醒队员,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配备相关药品。”
杨帆特别强调,俱乐部明令禁止队员单独出行情况发生,“一队人出去,如果有人脱离团队行动,就算主动脱团。”
老年骑游建议
“老人骑游最好不去高原地区”
“我爸爸以前骑游去过西藏,身体也很好,我们都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采访中,阿婉坦言,希望通过本报报道,让更多的人引起重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那么,老人家们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长途骑游运动?对此,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沈静医生认为,长途骑游不是不行,但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骑行中也要适当安排路程和时间,最好骑行一小时左右就要停下休息,切忌疲劳骑行。
“出行前要做好血糖、心电图以及血压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估,如果血压血糖太高或者心电图有明显异常就最好不要出行。”沈静说,大部分老年人都有慢性疾病,在出行前最好备齐药品,如常见的降压药、降糖药和胰岛素等,“还要备些急救药品,如救心丸等。”
但是,沈静认为,老年人最好不到高海拔地区骑行,“本身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耐受性不强,在高原骑行,容易导致缺氧甚至猝死。”
第一评
理性骑游科学健身
□李晓亮这当然是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消息:老而弥坚,骑行入川。六旬老翁,盘山道上,不幸猝亡。此事,让人唏嘘之处,不只在于生命的消逝。生老病死,无人能免。风云莫测,天道无常,老年人的非正常死亡,也不鲜见。
真正让人感喟的是,平均年过六旬的八人骑游队,竟如“神行太保”,日行百余公里。这种不服老、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其实值得不少年轻人学习。但是真要锻炼,却也必须科学得法,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健身顾名思义是为强健体魄。健身是为了健康。假设锻炼不当,真的人为导致伤身病变甚至伤亡,则是本末倒置,走向了一个反面极端。
这位倒在海拔约三千米著名骑游省道上的肖老爷子,应只是个意外。据亲人回忆,“以前骑游去过西藏,身体也很好,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显非首次入川,或初上高原。这次也是一骑绝尘,甩同伴几十公里,身体素质和运动底子应该还是不错的。可毕竟上了年岁,又逢入伏酷暑天,或自恃骑行生涯,未出大事,当天一味急行冒进,这可能是意外之余个人运动锻炼不理性之处。
别说六旬老翁,就是长年健身的年轻力壮的运动达人,也会遇到运动猝死事故。有身体素质过人,不跑就难受,甚至运动上瘾的“准职业”马拉松爱好者,无征兆猝死的案例,而且好像还非孤例;近日,上海还有一位20岁姑娘在健身房猝死。更别说时不时曝出的老年骑友路上猝死事件。
运动有风险,锻炼需理性。骑游或户外运动,必须准备万全,方可出行,还得根据天气、体能、个人当天状态而随时调节。
任何鲁莽冒失行为,都会给自己和团队带来不可控难预估的风险,一定要理性安排运动强度、休息频次和时间。不因噎废食,因有风险就完全不运动,而若选定锻炼健身,就请同时务必科学理性,谨遵医嘱,把握适度分寸,防患未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华西都市报记者 杨雪 实习生 张艳丽 采写
适度锻炼http://bbs.yilongnews.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9.png
http://bbs.yilongnews.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