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45 发表于 2024-4-2 08:03:59

带 考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yilongnews.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503"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503"><!--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高考推迟至7月7日,中考推迟至7月12日,莘莘学子为了实现人生梦想都在摩拳擦掌,铆足了精神,鼓足了干劲。每逢考试季,我就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来带着我的学生参加各种考试特别是中考的情景。</p><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1988年6月,我第一次带考,那是师范毕业到一所乡村学校(碧泉小学)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那时学生很多,一个班参加&ldquo;三结合会考&rdquo;(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中师中专预选)的学生就有60多人,当时学校有两个班,参加考试人数127人。考试时间是6月预选,7月正考,正值酷暑季节,那时候还没有客车,带着学生走在乡村公路上热浪扑鼻,一个个酷似&ldquo;热狗&rdquo;一样。最初几年带考,我们学校的师生住在日兴场堰塘湾旅店或供销社旅社,那里位置居中,宽敞明亮,食宿方便,费用也便宜,在当时算是高大上的价廉物美了,山里的娃娃也算是享受了陈焕生上城的优厚待遇了。考点设在日兴中学和日兴小学,三十多年前,即使是参加这样的大考,无论是预选还是正考,老师们都是带着学生在烈日下徒步行走。可以想象,顶着36度到38度的高温,走十多里路,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啊!在今天看来,那可是热死人的,可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是却十分平常的事,从没有一个学生中暑,带队的教师每天都在两个学校之间巡回走也没有什么怨言。还记得八八年中考考化学那一堂,广播通知有一个叫靳涛的学生没到。老师们一听是自己学校的学生,那个急啊!马上分头去街上找寻,结果在亲戚家自己睡过了头,还好没怎么影响考试,结果化学还考了90多分,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p><p>&nbsp;</p><p>&nbsp; &nbsp; &nbsp; 工作36年,教毕业班36届,带考36年,睡过地板床、木板床、铁架床、弹簧床、席梦思床,床在不断进步,带考的工作方式在不断更新,但带考的心境和全身心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一点没变。</p><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1995年,我做了教导主任,依然是每年带考。后来由于校点布局调整,农村学校人数减少,我们便去老县城带考。食宿也安排在学校,便省去了考生跑路的麻烦,还可以为学生节约一些费用。记得2004届考生有150多人,带考的任务很艰巨,吃过晚饭后,男生想过球瘾,带考的男老师便坐在篮球架下面,耐心地看护他们,生怕他们和兄弟学校的考生闹矛盾以至于打架;女生想逛操场,带队的女老师便一前一后跟着。再后来,做了副校长,每年中考还得带考。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条件的改变,考生的吃饭、住宿、交通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我所在学校中考食宿都安排在老县城比较好的仪陇中学或仪陇二中,甚至还有两年考生们住进了条件优越的宾馆。当学生们在宽敞豪华的食堂用餐时,我总是对孩子们说:&ldquo;你们要好好读书啊,读书改变命运,找到了好工作才能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呢!&rdquo;往返考场,我们依然全程陪伴,考生还享受了包车接送的高级待遇。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如今的孩子真是蜜罐子里长大的,他们怎么能够想象二三十年前同龄人生活、读书、求学的艰辛呢!</p><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前几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我们融入了帅乡教育团队,带考的感触更是让我切身难忘:一是为马鞍中学学生志愿者团队点赞;二是给我们的带队老师和参考学生点赞,两位班主任老师参加工作时间虽短,但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方式灵活,两个班的学生很是乖巧听话,一入住收拾妥切就开始关注学习,愿学生拼搏的汗水化作智慧的结晶,去敲开人生的大门。</p><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近年来,仪陇县教科体局提出了&ldquo;守正创新、全阶优质、争创一流、办出特色&rdquo;的发展理念和&ldquo;1531&rdquo;发展思路(即始终坚持&ldquo;全阶优质&rdquo;总体目标,准确把握&ldquo;五育并举&rdquo;根本方向,充分发挥&ldquo;三名工程&rdquo;重要推力,聚焦聚力&ldquo;内涵发展&rdquo;中心任务)。这些理念和思路正引领仪陇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教育事业阔步前进,仪陇中学、宏德中学荣获四川省&ldquo;引领型&rdquo;示范高中,农村学子不断圆了上清华、北大的梦想。我们乡村初中学校老师的带考之路也越来越清爽,师生住着4-6人间的空调宿舍,洗漱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高中学子的殷殷寄语给了乡村孩子上进的动力,我和老师们的带考之路也越来越有价值和意义。</p><p>&nbsp;</p><p>&nbsp; &nbsp; &nbsp; 心若年轻,岁月不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角色怎样转变,带考的意义依然如旧。带考也带出了我对教育人生的执念变迁:三十年前,别忘了,你的户口在农村;二十年前,让乡村孩子通过教育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今天站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想乡村教育的意义便是生命的意义,乡村教育的未来便是中国乡村的未来。是啊,心怀有梦,奔跑向前,在乡村教育追梦逐梦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乡村教育的舞台上追寻生命的意义。毕淑敏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给予我们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让你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还有一种是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加广袤,让你开阔视野,通晓古今。让你知道有那么多奇花异草和珍禽猛兽,在你一己的生活方式之外,还有无数种形态绵延不绝地繁衍着。毫无疑问,老师属于第二种。他用他的执着和坚守,用他的勤奋好学与格局,以及他前瞻性的教育视角,牵引着一群蜗牛在散步,带领着孩子们蚁行,同时影响着家长,让众多的乡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p><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带考的路很艰辛,带考的时间很开心,带考带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一个个行走在乡村教育带考路上的人,一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带着乡村教育的责任,带着乡村教育的明天,带出了乡村教育的希望。</p><p>&nbsp;</p><p>&nbsp;</p><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作者:黄忠诚,中共党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义务教育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南充市骨干教师,南充市优秀教师,仪陇县学科带头人,30次获得县化学、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等学科质量等级奖。</p><p>&nbsp;</p><p>&nbsp;</p><p class="empty_paragraph">&nbsp;</p>    <!----></div>            

时光匆匆如流水 发表于 2024-4-2 22:25:52

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带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