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楚 发表于 2022-12-19 16:51:44

程光炜:《海子作品精 . 序》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yilongnews.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 class="">&nbsp; &nbsp; &nbsp; &nbsp; 海子,男,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生前留下大量诗稿和各种遗稿,后经其友人骆一禾、西川整理,先后刋于《十月》、《人民文学》等杂志,并出版诗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诗全集》等多种,他的作品还多次被选入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北大读书期间,海子与中文系学生骆一禾、西语系学生西川交往密切,形成了将现代与传统融于一炉,并着重表现以现代人乡愁意识、生命体验和存在价值为特征的浪漫主义诗风,这种诗风对北大后来诗歌群体的兴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在当代,北大学生写诗的风气一直经久不衰,成为国内大学中少见的现象,但从创作角度真正成为&ldquo;当代诗&rdquo;之重要一部分,和当代&ldquo;著名诗人&rdquo;的,海子应该算是第一人。</p><p class="">&nbsp; &nbsp; &nbsp; &nbsp; 海子的写诗和自杀,都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有关。在八十年代,由于整个社会的朝气蓬勃,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曾一度是知识界主导性的文化思潮。年轻人中,尤其是大学生中。无论读书还是写作,都充满了自我想象的成分,而且这种文化症候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长达将近十年之久,这在&ldquo;当代&rdquo;中国五十多年的文化发展中,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现象。海子的大学生涯,他的写诗他对世界的思考,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年头开始和完成的。加之个性主义、理想主义本来就在北大学具有非常深厚的基础和悠远的传统,所以,我们在海子作品中看到的那些鲜明的精神气质、为文风格,都可以在上述因素中找到深层次的精神渊源。海子的自杀,自然也与上述背景有密切联系。不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说精神生命现象,其中原因又非常复杂。已有多部关于海子的著作和大量文章探讨过这一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p><p class="">&nbsp; &nbsp; &nbsp; &nbsp; 渗透在海子作品中的,主要是以浪漫主义为底色的生命意识和乡愁意识。他出身乡村,对天空、自然、土地有一种特别本真和敏锐的感受,而这一感受一旦经过都市、历史剧变的催发,就很容易转向以&ldquo;生命关怀&rdquo;为中心的写作意识,尤其是当诗人的精神期待不能落实、以至他发现在现代都市找不到精神世界的栖身之地时,那么死亡和写作就易于彼此不分,变成一种腾越于世俗人生和现实世界之上的一缕青烟,一种坦然弃绝于人世的终极价值认同。可以说,这是海子作品中反复出现&ldquo;天空&rdquo;、&ldquo;土地&rdquo;、&ldquo;村庄&rdquo;、&ldquo;麦子&rdquo;、&ldquo;农妇&rdquo;、&ldquo;孩子&rdquo;、&ldquo;风&rdquo;、&ldquo;夜&rdquo;、&ldquo;月亮&rdquo;、&ldquo;大海&rdquo;等等指归性诗歌意象的潜在原因。海子以25岁的年纪,对复杂的历史和世界不可能有超这种年纪的更多的了解,他的眼光,是年轻人的,他观察事物和写诗的方式,也是极具&ldquo;年轻化&rdquo;的特征的。然而,正是由于他涉世不深,或说并为以后更复杂的涉世做好准备,这才赋予他对生命的态度,对写作的理解以一种非常决绝、不留余地的处理方式。于是,中国社会大大加快的&ldquo;城市化&rdquo;进程使传统的&ldquo;乡土&rdquo;不能重返,年轻心态与日益复杂的现实又无法取得妥协,这些在海子有限的经验和思想世界中都演变成了激烈的冲突,同时也变得非常的脆弱。</p><p class="">&nbsp; &nbsp; &nbsp; &nbsp; 海子的历史处境和命运,令人不难想到另一个天才的年轻诗人兰波。后者的早熟、敏感和对自己生命能量的极端使用,都令我们联想到海子。在这类诗人中,历史、中年、忍耐性都是不存在的。在这类诗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中,只有空间的存在,而没有时间的概念。这类诗人在有限的存在中,往往都对无限的时空采取了自杀式的、也许还是极端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就是说,他们往往把生命的最大能量集于某一时刻,让之最充分的燃烧,同时也是最残酷的自我摧残。这也是我们今天阅读海子作品最为感动的,与此同时也是最为不能理解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因为,他们的存在,实际远远超出了文学史所给予我们的对于诗人、作家和创作的概念,使我们所具备的文学知识变得陌生,我们不能站在&ldquo;常识&rdquo;的角度,对于这类诗人与现实世界、文学环境、人生体验等等的关系作出有效的解释。</p><p class="">&nbsp; &nbsp; &nbsp; &nbsp; 在海子自杀之后,还有顾城、戈麦等数位诗人自杀。有人将它视为九十年代中国的文化现象,看作中国社会巨大转型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个案。这样的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这些关于海子等人的&ldquo;评论&rdquo;,仍然带有九十年代知识的某些痕迹,带有当时知识界急于与海子&ldquo;对话&rdquo;的潜在要求。在当代文学的前40年,由于环境所限,文学制度的制约,很少发生这种脱离文化&ldquo;成规&rdquo;的生命自残现象。在一切社会现象都归入&ldquo;日常&rdquo;,文学的突出作用已经消失,而&ldquo;诗人&rdquo;更多是一些&ldquo;写作者&rdquo;的今天,或者更加边缘化的今天,上述诗人频繁自杀的现象是否还会出现,已经无法预测。在&ldquo;革命年代&rdquo;与&ldquo;后革命年代&rdquo;之间的一个特殊时期,海子与八十年代的关系,实在存在着很大的可讨论的空间。与此同时,也具有较大的关于这一话题和结论的不确定性。也许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是海子作品的阅读者,而不是它的解读者。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再次编出海子的作品集,不仅仅把他当作一个当代神话,同时也当作一个朋友,走进这位年轻早逝的诗人的世界。</p><p class="">&nbsp;</p><p class="">&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06年5月24日</p><p class="">&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于北京森林大第</p>    <!----></div>            

隽楚 发表于 2022-12-19 16:53:23

标题应该是《海子作品精选》,漏掉了“选”字,现特予纠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程光炜:《海子作品精 . 序》